一种锻炼方式,瑜伽很难练出大块肌肉,很胖的人也很难练的很瘦,对心肺功能肺活量也不见得有多少改善 ,要说优势,也许练瑜伽的人性格更平和一点? 毕竟动作都是慢节奏,更注重肌肉拉伸,控制 ,呼吸和平衡。 至于身材,不见得练瑜伽的人会身材好,但可能可以让本来身材就好的人身材变得更好,主要指女性。
我健身两年(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那种)同时自己练瑜伽不到一年,现在可以做轮式,一字马,倒立,鸽子,身材有比以前更好吗? 我也不知道。但是髋和胸比以前打开了,可能肌肉弹性更好一点? 在健身房的照片是刚开始练瑜伽的时候。旗袍是这两天,其他是最近一两个月。
练瑜伽,这些伤胸体式不能做,再练下去胸都没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练习瑜伽有很多的好处,可以帮助我们塑身型,修身养性。但是,瑜伽也不能盲目的练习。瑜伽里的体式多种多样,有些可以增强我们的腰部力量有些可以让我们的腿部曲线更加流畅。但是瑜伽里有几个动作可能会对胸部有稍稍的伤害,比如抱臂、趴等。当然了其实对胸部伤害最大的其实是我们贴身穿的文胸,材质如果不好,会对胸部造成很大的伤害哦!
1、双腿向前伸直并拢,坐在瑜伽垫上,腰部、背部、颈部和头部保持向上延伸挺直状态,手臂放在身体两侧。
2、臀部支点上半身向前倾,手臂伸直握住双脚大脚趾,上半身、腰部和髋部用力带动双腿向上,身体坐起双腿与上半身呈小角度。
3、头部向上微微扬起,下巴朝前扬起,维持重心的稳定。
4、保持此姿势几个呼吸的时间。自然平稳呼吸。
1、身体放平俯卧趴在瑜伽垫上,脚掌贴紧墙壁,下巴贴紧地面,弯曲手臂将手掌放在胸部两侧。
2、双臂保持伸直状态撑起上半身使得躯干与地面平行,双腿在墙壁上向上移,手臂向墙壁方向移动,双腿并拢与地面平行,双脚踩在墙壁上,此时躯干与身体呈垂直状态。
3、头部与颈部保持挺直,臀部向前推,自然平稳呼吸。保持此姿势几分钟的时间。
1、身体保持挺直站立感觉整个身体向上延伸,做山式站立,双脚分开约为半肩宽,手臂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2、手臂过头顶向上伸直,手臂贴紧耳朵,指尖朝向上方,手臂向后弯曲,上半身随着手臂向后倾。
3、上半身后弯直至双手手掌贴紧地面,指尖朝向脚后跟方向,双腿也随着弯曲,使身体形成一个拱形。
4、保持此姿势几个呼吸的时间,维持重心的稳定。
今天的瑜伽体式,能帮助我们扩展肩膀和胸部,能帮助我们锻炼胸部,虽然有几个体式难度大,大家在练习瑜伽的时候要逐渐增强身体的力量才能更好的练习。好了,赶快跟小伽一起打卡练习瑜伽吧!
好的东西要记得分享和收藏哦!
瑜伽的历史起源远比我们想像的深远,它的博大精深值得不断去挖掘。今天大概的描述一下,或许内容有些生闷,但应该去了解一下。
瑜伽从其起源到今天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根据考古发掘证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就有瑜伽的实践。在莫亨佐达罗和他的姐妹城哈拉帕古城出土的遗物中就曾经发掘出一些印章,上面刻有盘坐冥想的神像。后来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后,印度的婆罗门教吸收了瑜伽作为他们的宗教实践的一部分。而在公元前6至5世纪,兴起的佛教也将瑜伽吸收到了他们的宗教实践中。在中世纪,瑜伽在向波斯、中亚和中国等地传播的过程中,又被伊斯兰教吸收,并成为伊斯兰教实践的重要内容。在上个世纪,瑜伽传入欧美,引起了宗教界、体育界、学术界、医学界等等的广泛兴趣和关注,从而风靡全世界。根据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瑜伽的历史可以粗略的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时期,前经典时期,经典时期,后经典时期和近现代时期
根据传说和权著作,湿婆神是瑜伽(包括姿势在内)的创造者。他创造了所有的姿势,把它们教给第一上徒巴瓦蒂。据说原来有840万不同的姿势代表了840万个生物化身。每个人从生死的轮回求得解脱之前必须通过这些姿势。这些姿势代表着逐步的演变,从最简单的生活方式到完全现实的人
原始瑜伽,即吠陀时期,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8世纪
“瑜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带来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的宗教经典称为《吠陀》,引入的瑜伽的概念。《吠陀》共有四部,前三部《吠陀》——《梨俱吠陀》、《摩挲吠陀》和《柔耶吠陀》用于婆罗门教的教士修炼,后来,第四部《吠陀》——《阿闼婆吠陀》为普通人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用的咒语
“瑜伽”这个词的词根Yuj也是在《梨俱吠陀》中最早被提到。《梨俱吠陀》由一系列的颂歌构成,将瑜伽定义为“约束”或者“戒律”,但是并没有提供任何系统性的体式练习。“瑜伽”再次作为一种自我约束方法在《阿闼婆吠陀》出现,但是这次瑜伽的涵义还包括了呼吸控制。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关于瑜伽最早的起源。
前经典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奥义书》出现了。。《奥义书》进一步阐述了吠陀经文。在早期的《吠陀》中,瑜伽仅仅是一个名词和一种刚刚出现的戒律,然而在《奥义书》瑜伽却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了一种修行方式。
经典时期 公元前5世纪~公元2世纪
在古典瑜伽时期出现了瑜伽历史上最重要的的两部最经典著作:《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和帕坦伽利的《瑜伽经》(Yoga Sutra)。《薄伽梵歌》起源于文献《奥义书》,为我们提供了那个时代最全面的有关瑜伽的描述。《瑜伽经》是第一本系统性阐述瑜伽的专著,所以帕坦伽利被尊称为瑜伽之父。
他给瑜伽下的定义是:“瑜伽是控制意识的波动。” 195句箴言详细阐释了瑜伽的八支
后经典瑜伽时期 公元2世纪~17世纪
对现代瑜伽影响深厚的坦陀罗(Tantra Yoga)瑜伽得到蓬勃发展,并在其基础上发展出哈他瑜伽(Hatha Yoga)。大概公元15世纪的时候,哈他之光出现了,他的作者是印度瑜伽大师斯瓦特玛拉玛,这部瑜伽经典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关于哈他瑜伽的文献,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教科书。
最著名的瑜伽大师之一是Swami Sivananda。他早年在瑞诗凯诗建立了神圣社团及进修中心,并以医生的身份在马来西亚工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在美国开设了学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欧洲建立了学校。Sivananda众多成就之一是修正过的五大瑜伽原理:1.合理的放松(savasana);2.合理的锻炼(Asanas);3.合理的呼吸(pranayama);4.合理的饮食(vegetarian);5.积极正面的思想和冥想(dhyana)。
另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swami kuvalayananda是瑜伽科学研究的先驱和倡导者,他是将瑜伽进行科学解释的第一人。
还有一位sri krishnamacharya在现代哈他瑜伽的教学和推广普及中,培养了多位杰出的瑜伽大师。其中著名的BKS iyengar大师,创建阿斯汤噶的pattabhi jois大师及他的儿子TKV desikachar大师
如今,瑜伽以及所衍生的各种现代瑜伽流派风靡全球,越来越为现代人群所接受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