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户外
当前位置: 首页  >> 驴友户外  >> 查看详情

参加驴友组织的户外旅游靠谱么?

时间:2023-10-11 10:42:24   作者:www.58hx.com   来源:网络   阅读:  
内容摘要: 好的户外活动,绝对靠谱,但是避免不了有风险,比如爬山,领队在前面,后面有收尾的,照顾体力少弱或者女性朋友,一般选择熟悉路线,没有太大风险,组织者会发帖,户外装备,登山鞋,冲锋衣,太阳镜,手套,登山杖,饮用

好的户外活动,绝对靠谱,但是避免不了有风险,比如爬山,领队在前面,后面有收尾的,照顾体力少弱或者性朋友,一般选择熟悉路线,没有太大风险,组织者会发帖,户外装备,登山鞋,冲锋衣,太阳镜,手套,登山杖,饮用水和零食,户外装备和运动装备要分开,运动装备不建议去参加户外,参加户外人员要有自我保护能力,有安全意识,有野外生存能力,适应天气变化,听领队指挥,不要私自攀登山崖,有团队精神。户外爱好者,一般走的野山比较多,有的第一次攀登,领队会提前探路,防止走冤枉路参加驴友组织的户外旅游靠谱么?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芭蕉旅行,热爱旅游,崇尚自然,是我行在路上的动力。我将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旅行美景,分享旅游美食,介绍旅行攻略,讲述旅途见闻。

首先,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并不是说结伴旅游才被称其为“驴友”。“驴友”(backpacker)虽然是一个外来词语,但在语意上的表达是大同小异的。“驴友”指的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是对人的指称,而非指结对而行的旅游方式。驴友出行的突出特点便是徒步、背包、帐篷、露营等元素的集合体,自主性强,一般选择的是爬山、涉水、山洞探险、穿越无人区等常人无发触及的活动方式。

其次,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为什么选择称为“驴友”,而非“牛友”、“马友”?一是旅游(travel)与“驴友”谐音,也容易记忆,“牛友”、“马友”有点儿拗口;二是驴子在这三种动物中个头最小,又能驼东西,吃苦耐劳,和徒步者、背包客的形象最为贴近。

再次,从旅游方式上来看,如果将“驴友”看做是徒步、背包客,那么“牛友”就好比是骑行爱好者,“马友”就是自驾游爱好者了。因为驴、牛、马虽然都能驼拉东西,但驴子体型最小,驼拉的东西也最少,而牛、马体型较驴大,拉的东西也要多,速度上也要快于驴子,所以我认为“驴友”指称徒步、背包客再合适不过了。

这里是芭蕉旅行,专注于旅游领域创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你的每一次评论、转发、点赞或关注,都将是对我的莫大鼓励

我是比较喜欢独游的,一个人在路上,陪着诗和远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尽情挥洒自己的浪漫和野性,快意此生!但是,如果有可能与志同道合的驴友结伴而行,其实也是一种美好的旅行享受,只是对驴友的选择上,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标准要心中有数,道不同不相与谋,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要有共同的情趣和爱好共同的驴友一定有一个共同点的兴趣爱好,这样在漫漫的旅途中选择目的地和线路更容易达成共识,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更能在旅途中探讨共同的话题和感受,增加旅途的激情和愉悦感;

要有大局意识和团队观念在旅途中由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困难和歧义,在分歧面前,为了共同的目的,需要少数人牺牲自己的观点,顾全大局,保证团队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相互包容、相互支持是长途旅行的重要条件;

要有吃苦耐劳的品格旅行是一种磨练,不是一种享受,经得起风雨的磨练才能领略更好的风景,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现在的许多年青一代,习惯了充裕的物资生活环境享受,经受不了大风大浪的历练已是司空见惯,这样的人作为驴友同行,只能为旅途带来不确定因素,甚至会半途而废,功败垂成,因此,吃苦耐劳是出行的必要条件;

要有一定的健康体质旅行是一个高强度的体力活,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旅途中难免会给同行者带来诸多不便,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剥夺了身体欠佳者的旅行权,更没有歧视们的意思,只是旅行者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同样可以看尽天下美景,只是在选择同行者时,要对身体状况有一个现在的平衡;

总之,我旅行我快乐,共同结伴旅行也算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好事情,但如果让我选择同行者,那些没有共同兴趣,没有团队观念,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者,我会第一时间给予拒绝,不是无情,而是为了自己的旅途能更顺利,更愉悦!大家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呢?

遇到1个糟糕的驴友就很不幸了,那如果遇到3个呢?这个故事我前几天在回答别的问题时讲过一遍,很多人爱看,这次在这个问答中再详细聊聊:几年前我第一次自驾进藏时,在某蜂窝上拼了3个驴友,大家彼此素不相识,只因同一个时间、同一条路线、同一个朝圣的目的地而走到了一起,也就是2016年那时候很流行的进藏拼车,只不过我是发起人、车主,他们几个也会开车,一路上基本换着开。当我们4人一路从上海出发开到格尔木时,这3个小伙伴陆续以惧怕高反为由向我告别,本来说好的一起开车进藏也因这3人的退出而被迫中断。当时我有些生气,再加上第一次进藏还是自驾新手,虽然也有点怕,但我并不想退缩,我决定独自驾车翻越昆仑山口、唐古拉山口。最终我背着氧气瓶,吃着芬必得一个人开到了拉萨。事后回想起来,在因第一次成功实现开车进藏目标而兴奋不已的同时,我却也心有余悸——第一次进藏,轻微高反,在格尔木这个特殊的地方落单让我措手不及,独自驾车翻山充满危险。只是我幸运的走了过来!

在我抵达拉萨的当天,茶卡妹给我发来信息,请求继续搭我的车一起去珠峰大本营,还真是有脸开的了口。不过估计这是茶卡妹的个人行为,另2人并不知情。

回到上海之后,我在某自驾游论坛发表了这次进藏的长篇游记,其中记录了这3位旅伴中途放鸽子事件的始末,这篇游记当时在论坛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车友唾骂3人这种无耻的蹭车、放鸽子行径。后来这篇游记辗转被这3位旅伴也看到了,可能是受不了网友们一边倒的谩骂、口诛笔伐,这3位竟然为了洗白自己而编造出一套谎言来摸黑我,说是因为我对其中一位女孩(茶卡妹)图谋不轨,他们才半路离开的。然而他们拙劣的谎言根本经不起事实的验证——当我在持续更新的游记中写到,这位茶卡妹在我抵达拉萨的当天,给我发来信息,请求继续搭我的车一起去珠峰大本营,这个事实一出,这3位本来满嘴谎言的旅友就再也发不出声音了。

在当时那篇游记中,我并未过多提及他们3人离开的真实原因:其实最先离开的茶卡妹可能真的是因为害怕高反,所以最先向我告了辞,表示她想去坐火车进拉萨,我没有挽留,这也是我的性格,没有决心一起走的人,不必挽留,留也留不住;第二个提出来要走的是另一个妇女(外贸姐),这个人应该妥妥是被茶卡妹带跑的,因为出门在外女生之间的抱团行为很容易理解,后来这2人一起乘火车到了拉萨;最后一个提出要走的是一个的(警官哥),也是4人当中除我之外的另一个男生,警官哥其实一开始听说2个女生跑路的消息时虽然惊讶,但却表示要和我一起走下去,只不过经过一个下午的冷静,他可能想明白了一件事——没必要跟着一个刚刚认识的男的一起去冒险!所以趁我外出洗车的时候,他也选择了不辞而别。

所以这件事情的原委很简单:一个女生的离去,带跑了另一个女生,2个女生都走了,一路上各种添加附近人的警官哥,对于和我这样一个男司机一起走下去也失去了兴趣,他是最后时刻才认怂的那一个。这3人其实本来也素不相识,只是后来网友们对他们的谩骂让他们空前的团结在了一起,编造了一个蹩脚的谎言企图狡辩。至于茶卡妹私下联系我请求继续搭车这一节,估计是茶卡妹的个人行为,另2人并不知情,茶卡妹此举也直接导致了他们后来编造谎言的败露。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鸽子事件无意中为我的首次进藏旅行增添了不少故事性,也正因为这个插曲才让我每每回忆起这段旅程时,总感觉回味无穷!

这就是我当时召集的自驾进藏小分队。可以看看茶卡妹这颜值,换做是你,你会对她感兴趣么?这3位编造的谎言竟然是我对茶卡妹图谋不轨......这3位的智商令人捉急啊!

警官哥和我,这张应该是在青海湖附近。

我身后这位就是外贸姐,看到网友们铺天盖地的批评,她执笔编造了一篇谎言企图歪曲事实、洗白自己,然而...

警官哥、我、茶卡妹,悠闲的漫步中——跑路之前最后的平静。

后来我独自驾车翻越昆仑山,在山口偶遇2位骑摩托车过来的沈阳大哥。

翻完昆仑山的当天下午,又翻了一座5000米以上高山——风火山!轻微头晕

独自驾车的第一天晚上我夜宿沱沱河,因为高原反应+体力透支,我实在开不动了。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出发不久就抵达了著名的西藏北大门。

在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纵情一跃。

进藏、出藏的路上,常常遇到骑行或者徒步的勇士。

所以说,旅途中认识的人本就素昧平生,更无交集、无制约,所以相互之间缺乏契约精神也很正常,走的路多了自然会遇到几个奇葩,不过你要相信,不论在哪里还是好人多的。我也曾一度认为,在旅行中认识的人都是很好的、很纯粹的,然而有幸被恶心了一次之后,我发现,原来旅行中认识的人也可以并不好、并不纯粹。其实吧,人都是一样的,只是身在旅行中这种状态会让大多数人变得比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要更加豁达一些,但人品、为人处世的方式等,与平时相比并无变化,所以当在旅途中遇到一些切身利益纠葛时,人们往往就会展露本色,搞不好驴友之间背信弃义也就在所难免了。正所谓并非爱旅行的人比较纯粹,而是人在旅行中比他平时要纯粹。

最后分享一组我这些年旅行获得的感悟:

感悟1:当你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别嫌麻烦。你不嫌麻烦,当你有难时,你遇到的那人可能也会不嫌麻烦。

感悟2:当你有难时,如果别人嫌麻烦没帮你,也很正常,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感悟3:走的再远,最感动你的,永远不是风景,是人情味。

感悟4:远行在外,凡事别太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与不同层次的人理论,没有意义。

感悟5:当你深陷困境,有的人会对你真诚帮助,而有的人会乘人之危。都是人性,这也是人性的复杂和有意思之处。

感悟6:不是旅行的人纯粹,而是人在旅行中比他平时要纯粹。

感悟7:人们对他人做出的评价和判断,往往是基于自己过往的生活经验,代表着自己的处事逻辑,体现着自身的价值观。


标签: 驴友  旅行  茶卡  旅游  一个  进藏  
特别提醒:本网站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所述文字内容均未经本网站确认。我们对本条款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不承担侵权的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如果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邮箱:d_haijun@163.com),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本类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