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上班时,一个月就能拿三十五六块。”9月8日下午,81岁的贾太民告诉记者。1962年,他成为中原棉纺织厂的一员,做了一辈子政工。如今,每个月按时领到3000多元的退休金,老先生非常满足。
要知道,在1949年,新乡工人辛苦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那一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只有区区152元。几十年后的2018年,这一数据变为了57828元,年均增长9%。
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正是工业企业巨变的反映。
40年前,全市仅5家中型企业,没有一家大型企业,传统产品多,新兴产品少,粗放性产品多,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
河南威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军筛分分选装备领域的专业制造企业,,2016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今年上半年,企业销售、利润、纳税三项关键指标,均同比增长10%。
2018年,像“河南威猛”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共有238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4%,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16%,分别高于全市工业增速152和34个百分点。
“过去是新飞、白鹭两朵‘金花’,现在早已满园春色。”市工信局局长杜家武自豪地说,2018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仍有25家,其中超50亿元的有5家。这25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和占全市的511%。成为支撑新乡市工业整体平稳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新航集团、卫华集团、心连心集团、白鹭集团、科隆集团、华兰生物、银金达集团等一批企业已经站在了行业的前列,具备了与国内同行一较高低的能力。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有877家企业,占到了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00%。
更值得自豪的是,2018年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评选,全国一半省区没有入围,除了一家驻郑军工企业外,新乡获批企业2家,居全国第4位、全省第一。
还是这一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9:479:43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企业比重达499%。而70年前为895:73:32。
工业“挑大梁”,服务业当仁不让。结构不断在优化,带来利润高速增长。去年,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与税金总额分别比1978年增长183倍和30倍,资产总计比1978年增长372倍。全市“规上”工业利润增速排全省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