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油漆
当前位置: 首页  >> 涂料油漆  >> 查看详情

醇酸涂料结皮影响因素浅析

时间:2023-12-17 10:47:01   作者:www.58hx.com   来源:网络   阅读:  
内容摘要: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醇酸涂料结皮影响因素浅析汪凌云,余伟,杨林,程楠,冯鹏程,文风(武汉双虎涂料有限公司,武汉 430070)0 前 言自1927年醇酸树脂问世以来,至今已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醇酸涂料结皮影响因素浅析汪凌云,余伟,杨林,程楠,冯鹏程,文风(武汉双虎涂料有限公司,武汉 430070)0 前 言自1927年醇酸树脂问世以来,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我国生产醇酸树脂也有70年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醇酸树脂实现商品化和生产规模大型化以后,就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醇酸树脂与其树脂的混溶性优异,同时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涂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干燥快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使得醇酸树脂及其制漆在涂料工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涂料结皮现象在气干性的醇酸涂料中尤为常见,严重的结皮会直接导致醇酸涂料的报废,从而带来较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要坚决杜绝醇酸涂料在密封贮存过程中的结皮问题。本文主要从醇酸树脂合成和涂料配方两个方面分析讨论影响醇酸涂料结皮的主要因素。1 实验部分11 醇酸树脂的合成111 树脂配方醇酸树脂配方见表1。112 合成工艺(1)将脂肪酸、苯酐、季戊四醇、苯甲酸及回流二甲苯全部投入四口烧瓶中,通入N2,升温到100~120 ℃后开启搅拌。(2)升温至180~200 ℃保温1~3 h,之后缓慢升温到230~245 ℃保温,保温1 h后开始测酸值、黏度。(3)当酸值达到15 mg KOH/g以下、格氏黏度达到20 s以上后(200溶剂油稀释的55%的树脂溶液),开始降温。(4)待降温至150~180 ℃时加入200溶剂油充分溶解兑稀。(5)冷却到80 ℃以下过滤出料即制得醇酸树脂。12 醇酸涂料配制121 醇酸涂料配方(见表2)。122 醇酸涂料磨浆及调漆(1)磨浆:按醇酸涂料基本配方依次加入醇酸树脂、分散剂、钛白粉、填料以及部分溶剂,使用高速搅拌进行预分散10 min;密封后放入研磨震荡机进行震荡机,震荡2 h后,测得细度m合格,否则继续震荡至合格。(2)调漆:按配方加入复合催干剂和防结皮剂等助剂,分散均一,并通过溶剂调节到合适的黏度即制得醇酸涂料。13 测试条件131 常规性能测试条件(1)基材:50 mm120 mm马口铁(打磨)。(2)制板方式:人工空气喷涂。(3)膜厚:20~40 m。(4)干燥条件:恒温室,(252) ℃。132 加速贮存实验条件(1)贮存容器:1磅听,用透明胶带将盖口封严。(2)贮存条件:(502) ℃烘箱。14 常规性能及加速贮存测试141 常规性能测试酸值:酸值按照GB 674386《色漆和清漆用漆基酸值的测定法》标准进行测定。黏度:采用标准格氏管进行黏度测试,测试温度为25 ℃。表干时间:按照GB 172879(8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标准中的指触法进行测定。实干时间:按照GB 172879(8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标准中的压滤纸法进行测定。光泽度:使用XGP光泽仪,按照GB 174379(89)《漆膜光泽度测定法》标准测量60光泽。硬度:按照GB/T 173093《漆膜硬度测试法 摆杆阻尼试验》标准进行测定。附着力:按照GB 17201979(198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标准进行测定。耐冲击:按照GB/T 1732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标准进行测定。柔韧性:按照GB/T 173193《漆膜柔韧性测定法》标准进行测定。142 加速贮存测试测试时间:定期开罐检查。外观:结皮状态。

标签: 醇酸  涂料  树脂  进行  标准  测试  
特别提醒:本网站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所述文字内容均未经本网站确认。我们对本条款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不承担侵权的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如果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邮箱:d_haijun@163.com),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本类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