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油漆
当前位置: 首页  >> 涂料油漆  >> 查看详情

汽车面漆起泡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3-11-03 10:46:00   作者:www.58hx.com   来源:网络   阅读:  
内容摘要: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汽车面漆起泡的定义为:当水汽渗入漆膜时(一般是漆膜下含亲水物质,如盐类等)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削弱不同涂膜间的附着力或整体涂层对其基底的附着力,结果形成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汽车面漆起泡的定义为:当水汽渗入漆膜时(一般是漆膜下含亲水物质,如盐类等)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削弱不同涂膜间的附着力或整体涂层对其基底的附着力,结果形成含有水分的泡凸起。汽车面漆起泡是涂装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之一,也是最严重的破坏性缺陷。在进行修补时,需要把面漆层全部打磨,并重新喷漆,此过程不但修补工艺相当复杂,而且影响了面漆的外观品质,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涂装缺陷的因素很多,本文就某次生产过程出现的面漆起泡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1 问题的发生及缺陷考察某年的秋季末,市场反馈小批量的成品车在下雨天后,面漆层出现膨胀鼓起的小圆气泡,气泡的直径最大时有2 mm。而此次面漆起泡问题,是某汽车公司首次发现的漆膜缺陷问题。经组织对相关的销售区域及库存车辆进行排查,发现发生起泡问题车辆距生产下线后至少有大半年以上时间,所起的气泡的大小不一,呈片状分布,发生区域如图1 所示。气泡剖开后,可以看到有一些灰白色的物质。当缺陷样本分析结果出来后,确定缺陷产生在中涂层和面漆层之间,并存在明显的污染物无机物晶体。2 原因分析汽车面漆涂装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前处理阴极电泳涂焊缝密封胶局部缺陷点打磨局部缺陷点打磨修补。21 起泡原因分析出现面漆起泡现象,应当从人、机、料、法、环等环节,去寻找可能造成起泡缺陷的末端因素,并对其进行确认:(1)是否由于员工没有遵守规定,徒手摸电泳车, 致使人体汗液污染影响。经过确认,员工按规定正常佩戴手套进行涂装操作,无直接接触车身现象。模拟泡水重现水泡试验: 使用5 块大面积接触人体汗液后的电泳板,制作面漆试板,进行泡水实验,均无起泡现象。(2)是否由于外表有尘埃污染物引起水泡。取打磨工具上的打磨粉尘,空气喷枪、色漆喷涂机及清漆喷涂机上的漆渣,制作板面漆表面有颗粒的试板,并进行泡水试验,均无起泡现象。另外,面漆起泡缺陷在正常喷涂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颗粒的产生,进而可以确认打磨工具、喷枪、喷涂机污染物不会造成漆膜起水泡问题。(3)电泳、面漆厚度不达标,造成涂膜结构异常。对电泳漆膜厚度、面漆膜厚进行测量后,发现膜厚符合标准。如图2、图3 所示。(4)电泳至面漆喷房间的环境有污染物。环境保洁均按照要求进行,没有发现有可能接触到车身的污染物。22 材料分析(1)气泡样本能谱分析和电镜分析。涂层表面的晶体轮廓清晰,纹理结构有规则,可以判定该物质为无机物结晶,如图4 所示,气泡样板成分的分析如表1 所示。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下晶体结构含有镁、碳、氧元素。由于样本量很小,无法进行化学分析,根据元素摩尔比分析,疑是氢氧化镁、碳酸镁、碳酸氢镁。(2)电泳漆、打磨材料、点补漆、色漆材料分析。首先对电泳漆材料进行成分分析,没有发现镁的化合物。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然后对打磨材料、色漆材料进行分析,没有发现含有镁元素。最后将点补中的涂漆材料进行成分分析,发现点补中涂漆含有镁元素(见表3),而镁元素正是形成污染晶体的主要物质。因此,本次分析的结论是:缺陷发生在点补中涂层中,点补中的涂漆含有镁元素,而镁元素是形成污染晶体的主要物质。23 解决措施通过验证,找到了造成面漆起泡缺陷的主要原因:点补中涂漆含有镁元素。因此,通过更换不含镁元素点补中涂产品,以遮盖打磨后产生的缺陷,保证喷涂品质。经过五年时间的验证,没有该缺陷的再次发生。3 结束语漆膜起泡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按照工艺规定执行,否则一个小的疏漏,都可能会造成重大的产品品质事故。

标签: 起泡  缺陷  面漆  分析  进行  元素  
特别提醒:本网站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所述文字内容均未经本网站确认。我们对本条款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不承担侵权的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如果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邮箱:d_haijun@163.com),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本类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