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储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能源储能  >> 查看详情

又一家多晶企业停产 多晶出路在哪里?

时间:2024-03-15 10:36:46   作者:www.58hx.com   来源:网络   阅读:  
内容摘要:讯:2019年,我国光伏发电离平价上网目标已经只有一步之遥,在这个关键阶段,光伏全行业都在力争“降本增效”,将光伏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不断提升。当前的光伏市场,只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才有竞争力。这在市场上已经有所体现,自去年“531”政策

讯:2019年,我国光伏发电离平价上网目标已经只有一步之遥,在这个关键阶段,光伏全行业都在力争“降本增效”,将光伏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不断提升。当前的光伏市场,只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才有竞争力。

这在市场上已经有所体现,自去年“531”政策发布之后,光伏整个产业链的价格都迎来了大幅下滑,而在下滑的过程中,以高效率见长的单晶产品在价格方面明显更加坚挺。反观多晶产业,多家多晶硅厂商不得不在2018年下半年宣布停产停工。

由于海外市场需求的高涨,2019年光伏市场有所起色,但这并不意味着“531”政策的影响已经消失。相反,在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之下,“531”政策的影响仍然在扩散。

近日,台湾多晶硅厂商达能宣布,由于2018年光伏市场低迷,公司的主要产品多晶硅片价格下跌达到6成,市场价格远低于生产制造现金成本,即使2019年以来价格略回稳,公司也致力于各项成本降低,仍无法避免卖越多亏越多的窘境。因此,董事会决议将不符合经济效益的工厂停产。

这不是第一家宣布停产的多晶硅片厂商,由于硅片出货量骤跌,大全新能源在2018年9月7日公告停止太阳能硅片制造业务,专注核心多晶硅制造业务。

资料显示,去年“531”政策发布之后,多晶硅片的价格大幅下滑,一度处于2.08元/片的低点,相比于2018年初4.7元/片的价格,降幅一度达到55.7%。

正是因为价格的大幅下滑,导致很多成本控制能力弱的多晶硅片厂商出现“越卖越亏”的现象,最终只能无奈停产。

而这些多晶硅片厂商面临的困境可能只是多晶产业链的一个缩影,多晶硅片走弱的背后,单晶硅片却在强势崛起。

据了解,达能还表示,目前台湾电池厂客户多专注于生产单晶硅电池,这导致多晶硅片失去了内需市场。达能还认为,即使未来光伏市场出现积极转变,在单晶产品的大幅侵蚀市占率之下,多晶硅片也难以东山再起。

OFweek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2017年,单晶产业的市占率已经接近30%。而2018年单晶市场份额在2017年的基础上继续攀升达到50%左右!从市占率来看,单晶产业在2018年的市场争夺战中简直取得了完胜。

目前来看,单晶产业的市占率已经在2018年逼近50%,而且2019年有望继续提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单晶产业的市占率或在2019年超越多晶产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晶产业出路何在?

2018年本是多晶产业极具希望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多晶产业开始普及了金刚线切割工艺,成本获得大幅下降。但是在效率突破方面,多晶却显得有心无力。

而当今的光伏市场,以效率为生命力,高效电池及组件逐渐受到市场青睐。而鉴于单晶产品在效率方面巨大的优势,其市占率出现了大幅上升。

毫无疑问,多晶产业如果无法取得进一步的技术创新,那将面临极为艰难的局面。但是未来的技术革新谁也说不准,单晶目前似乎更占优势,而多晶未必不能再次进行技术迭代,从而拿回成本优势。

一方面,多晶产业需要在普及金刚线切割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寻找降本的渠道;另一方,多晶硅电池也需要在效率方面找到可以区别于单晶产品的提升方式。

近年来,出了黑硅技术以外,无论是PERC、PERT还是N型电池,最终都在单晶产品上表现更加优异。这使得多晶产业备受压力,因为似乎当前的新工艺、新技术都对单晶产品的加成更大。如黑硅这样能有效提升多晶电池效率的技术还需要更多,这样才能在“成本”、“效率”两个方面同时提升,最终形成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最终都是一个性价比的问题。在龙头企业争相布局、单晶产能暴增、单晶市占率不断提升的趋势之下,多晶产业只要勤修内功,未来仍然有机会重振雄风。

原标题:又一家多晶企业停产 多晶出路何在?


标签: 多晶  产业  单晶  硅片  市场  效率  
特别提醒:本网站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所述文字内容均未经本网站确认。我们对本条款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不承担侵权的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如果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邮箱:d_haijun@163.com),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本类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