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等离子体隐身飞机是采用等离子隐身涂料研制的一种隐身性能极强的飞机。等离子体隐身涂料以钋210、锔242、锶90等放射性同位素为原料(只要适当选择辐射源,合理控制辐射剂量,对人体是安全的),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放射出强射线,高能粒子促使飞行器表面外的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层,
它对微波、红外辐射有很好的吸收效果,其吸收性能使信号有1~20吉赫兹范围内衰减可达17分贝。敌方探测雷达辐射的电磁波照射到环绕飞机的等离子云团后主要会产生两种现象:首先,一部分电磁波能量被等离子云团吸收。因为电磁波在穿越等离子云团时与等离子体的带电粒子相互作用,会将能量传递给带电粒子,自身能量被大大衰减;其次,等离子云团能使电磁波产生绕射,电磁波绕过等离子云团唇,继续向前辐射,不产生反射,这将极大地减少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使雷达难以发现隐蔽在等离子云团中的飞机。等离子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陌生,它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电中性的电离气体,是继物质存在的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物质形态,具有数密度近似相等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其产生和运动主要受电磁场力的作用与支配,对电磁波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它呈现出高度激发的不稳定态,其中包括离子(具有不同符号和电荷)、电子、原子和分子。在自然界里,炽热烁烁的火焰、光辉夺目的闪电、以及绚烂壮丽的极光等都是等离子体作用的结果。对于整个宇宙来讲,几乎999%以上的物质都是以等离子体态存在的,如恒星和行星际空间等都是由等离子体组成的。用人工方法,如核聚变、核裂变、辉光放电及各种放电都可产生等离子体。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前苏联等军事强国就可开始研究等离子体吸收电磁波的性能。80年代初,前苏联最早开始进行等离子体实验,重点是等离子体在高空超音速飞行器上的潜在应用。90年代初,美国休斯实验室开展的一项为期两年、投资65万美元的实验表明,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可使一个130毫米长微波反射器的雷达回波信号强度减少到原来的1%。1997年,美国海军委托田纳西大学等单位发展等离子体隐身天线,其原理是:将等离于体放电管作为天线元件,当放电管通电时就成为导体,可正常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当断电时就成为绝缘体,基本上不反射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探测信号。初步的演示结果已经显示了这种天线正常的发射/接收功能和良好的隐身性能。近年来,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俄罗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研究成果明显领先于美国,据报道,俄罗斯克尔德什研究中心已经开发出第一代和第二代等离子体发生器,该研究所在地面模拟设备和自然条件下以及飞机上的试验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种隐身技术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