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仍有过半造船企业接近“零”接单,而且新接订单可能是赔钱赚吆喝。 据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透露,我国仍有过半造船企业接近零接单,而且新接订单可能是赔钱赚吆喝。 商报记者近日获悉,今年1-10月份,全国39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46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3%。不过,据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透露,我国仍有过半造船企业接近零接单,而且新接订单可能是赔钱赚吆喝。 昨天,上海市政府举行第17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新闻发布会,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宣布,今年年初以来,国际船舶市场呈现持续回暖的态势,全世界将目光再度聚焦中国,期望中国因素再显神通。 今年1-10月份,全球造船市场持续保持活跃势头,新船成交大幅反弹,造船厂订单趋于稳定。其中,我国重点船舶企业抓住全球造船市场活跃的机遇,积极开发节能环保船型,承接新船订单持续增长。1-10月份,39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46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3%,至10月底的手持船舶订单1178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比2012年底增加10.2%。 张圣坤称,在今年9月底时,中国造船企业的接单量已占全球订单总量的38.6%,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这接单量世界第一的背后,是我国有过半船企接近零接单。张圣坤表示,中国69家船企获得了订单,其余80多家企业则没有斩获,有些甚至已经处于停工状态。而且订单主要集中在大型船企手中,中小船企获得的订单少之又少,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从订单结构看,韩国船企在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LNG?船和成品油船接单方面明显强于中国和日本企业。由此可见,我国船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航运专家吴明华昨天告诉商报记者,中国造船业这一波接单热,具有炒一把和赌一把的因素,在中国造船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投资来源广泛性和多样性。一些租赁公司、银行、基金也加入了造船行列。这一波订单热的参与者的成分很复杂。吴明华称,有些租赁公司在订船时不一定已经落实卖主,可能要在船舶建造完毕后出租、出售,给航运市场运力总量造成不确定性。 吴明华发现,大部分订单仍然坚守10%的首付款底线,但是有些造船企业愿意首付款为2%,这2%的首付款不够造船企业买原材料,后续风险很大。据悉,2011年时,有些造船企业拼命拉订单,出现了零首付现象,由于被批评为不计后果,很快不再实行。而目前出现的2%首付款,已经很接近零首付了。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监控也表明,造船厂的经济效益降幅较大,尤其是赢利能力下降明显。今年1-10月,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2亿元,同比下降13.9%;利润总额52.3亿元,同比下降49.8%。船价已经很低,不排除有人还迫使造船企业微利润接单、无利润接单,甚至亏本接单。张圣坤怀疑市场回暖中存在负面效应,造船企业现在接的这些订单,要在一二年后完工交付,如果航运业到那时候还是没有全面复苏,造船企业会更加困难。张圣坤预计,造船厂的贴钱接单不一定有利于熬过寒冬,还可能自我麻醉,耽误了转型发展。 上海的造船企业大多是央企、大型国企,不太可能亏本接单。吴明华指出,上海的这些造船企业能够获得较为稳定的订单。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将于今天至12月6日承办第17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将举行6次论坛,由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中国造船学会、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国际海事组织与中国航运企业、造船企业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