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占全球造船量的四成,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粗放等矛盾日益显现,组办者希望在此次展会上破解这个难题,走出危机。 201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将于12月3-6日在上海举行,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政府主办。据悉,中国已占全球造船量的四成,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粗放等矛盾日益显现,组办者希望在此次展会上破解这个难题,走出危机。 英国专业机构克拉克松称,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39.1%、44.2%、43.1%。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粗放等矛盾日益显现。201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的组委会称,全球航运业低迷,船舶市场整体处于危机与机遇共存的动荡时期。 上海市船舶和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昨天告诉商报记者,目前的基本情况是市场低迷,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前景不明,境内外共谋重生。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造船业累计完工249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8%;承接新船订单29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7%;手持船舶订单111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7%。 据了解,国内一些船厂正在向以油气为核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转型,但是使用中国制造的海洋工程装备的各国石油公司,对国内船厂的质量、交货期不无抱怨。 例如,国内造船厂在总投资约30亿元的3000米深海铺管起重船上使用了违禁品石棉,被外国专家查出,石油企业不得不停工4个月进行清除,延误了海上油气开采,造成了重大损失。还有,国内造船厂给外国船东建造的半潜式钻井船,被外国验船师发现焊缝过大,影响了后续订单的承接。 事实上,国内的部分海洋工程设备制造商并非没有能力实现质量达标,问题是质量不能持之以恒。你给海工做事,不要低价去竞标,低价不是在海洋工程领域里投标的关键。专家呼吁国内造船业注重技术和质量,海洋工程这个蛋糕很大,但一定要按照行业的规矩做好,迈进去,保持住。 从技术和装备角度,中国与国外的差距也很大,比如国外的钻井深度可以达到了3000米以上,我国的装备只能达到1400米以上。 专家指出,中国造船业的接单数量超过韩国,但是金额大大低于韩国,很多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反映,我们在前沿的能力是很不足的,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全面了解。以此判断,中国造船业在世界海工装备产业格局中,处于第三梯队,第一梯队是欧美,掌握了核心的关键设备,前端设计;第二梯队是韩国、新加坡等,是海工装备制造的强国。 第17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的组委会宣布,此次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政府主办展会,就是要通过国内外交流,破解难题、走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