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领域有一种说法,这个世界上,除了地球以外,凡是能够转动的,都需要轴承。 的确,从自行车、电风扇到飞机、高铁,从电冰箱、洗衣机到火箭、潜艇……轴承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如果说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旋转的世界,那么轴承就是“旋转的芯”。 今天河北日报报道了“中国轴承之乡”临西县持续加强新产品研发,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工程,推动轴承产业迈向高端的思路和做法,值得关注。 轴承制造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那么,中国轴承在世界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与芯片的缺位不同,近年来我国轴承工业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年产轴承210亿套。仅临西县就有轴承生产企业420多家,产能75亿套。无论轴承产量还是销售额,我国都位列世界第三。小至内径06毫米,大至外径11米,9万多个品种规格的轴承中国都可以做。 但从质量上看中国还不是轴承强国,一些高端轴承我们是造不出来的。像航空轴承、机器人轴承等的研发、制造,基本上被瑞典、美国、德国和日本垄断。前几年,
他们采购中国的普通钢材,运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做成高端轴承,再以数十倍的价格卖到中国市场。因此,中国轴承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自己难以造出高端轴承?关键问题出在材质和工艺两个方面。 没有高端钢,就谈不上制造高端轴承。比如汽车发动机轴承一直在“炼狱”中工作,不仅要以每分钟上万转的速度长时间运转,还要承受着各种应力挤压、摩擦与超高温,而决定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材质,这正是我们的短板。 从工艺方面看,世界先进国家轴承制造已进入数控时代。大家从网上中外轴承对比视频可以看到明显差距:国产轴承轻轻一转,在数秒内就停下来了;而进口轴承用同样的力度,却能平稳地转上半分钟。 在高端轴承制造领域,瑞典SKF(斯凯孚)集团无疑是行业老大,也是我们追赶的目标。110多年来,这家企业始终心无旁骛专注于轴承制造这一件事情,并将精益制造理念和数字智能技术纳入生产流程,平均每天就有2项新的发明与专利问世,为产品高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北是钢铁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轴承产业基地。可喜的是,近年来,河北钢铁企业在高端轴承钢研发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临西等地也制定了轴承产业高端化的目标和路径。 期待不远的将来,运用“河北材质”+“河北工艺”,一定能够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的“旋转的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