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艘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9月22日在上海长兴岛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这艘船的甲板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一次可以装载23万只标准集装箱(TEU)。该船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我国依靠自主创新,在世界大型集装箱船领域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书写了中国船舶工业和“上海制造”新的荣耀。 这艘全球目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23万TEU双燃料集装箱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汇聚了我国造船行业、特别是“上海制造”的众多代表性力量。其中,担纲设计的是中船集团七〇八所,沪东中华、江南造船负责建造,中船动力集团承担动力配套。 该船总长3999米,比世界上最大的航
母还要长60多米;型宽613米,货舱深度335米,一次能装下23万只标准集装箱、22万吨货物,最大可堆箱24层,相当于22层楼的高度;其集装箱装载能力是世界上最大火车的230倍,是当之无愧的海上巨无霸。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著名航运公司——法国达飞集团作为买方,为表达对这艘全球首制船的敬意,特意以集团创始人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达飞雅克·萨德”号。 作为全球第一艘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该船最大的特色就是拥有一颗独一无二的“绿色心脏”,采用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最大功率双燃料动力主机,无论远海还是近海航行,均可使用绿色环保的天然气,同时也兼顾燃油。 船上储存、运输和使用天然气,必须先将其冷却到零下163℃的超低温,从而实现液化,这就需要一个非常先进、可靠的液货围护系统。“达飞雅克·萨德”号安装了一个186万立方米的燃料舱,其不锈钢波纹板的焊缝长度长达9公里,而且不能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面对这一挑战,沪东中华通过一轮轮摸索,突破核心技术,自主编制了一套对标国际先进水准的焊接工艺,最终实现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零漏点”。此外,该船还采用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包括一人桥楼、无人机舱、抗横倾自动平衡、全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自动检测报警等,从而使得如此庞然大物仅需26名船员即可轻松驾驭,最高可在航行中抗10级大风。 据介绍,该船最大航程超过2万海里,接近沿赤道绕地球一圈,可以轻松覆盖欧洲到远东的往返航程,同时比燃油减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排放。该型船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大班轮公司争相订造的新宠,除了9月22日交付的这艘,另外还有8艘姊妹船将分别由沪东中华与江南造船承建。 统计显示,今年1月到8月,中国造船的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订单3项指标,分别以396%、631%、478%的占比位居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