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油漆
当前位置: 首页  >> 涂料油漆  >> 查看详情

水性聚氨酯木器漆性能及应用研究

时间:2023-10-26 10:46:51   作者:www.58hx.com   来源:网络   阅读:  
内容摘要: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水性聚氨酯木器漆性能及应用研究宁超峰, 潘施宏, 陆亨荣, 汪维(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032)1 前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各国环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水性聚氨酯木器漆性能及应用研究宁超峰, 潘施宏, 陆亨荣, 汪维(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200032)1 前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各国环保法规对涂料体系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含量的严格控制,促进了以水性涂料为代表的低污染型涂料的发展。目前使用量最大的聚氨酯(PU) 木器漆,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有利于环保及人们身体健康的水性漆应运而生,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已有若干水性木器漆供应市场,们的溶剂型木器漆消耗量逐年下降,水性木器漆用量逐年上升。水性木器漆品种主要有水性醇酸漆、丙烯酸乳液涂料和聚氨酯水分散体涂料等。水性醇酸漆在贮存过程中会水解,钴催干剂与乳液中含有的乙氧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胺及颜填料等形成络合物,降低涂膜的干燥速率;丙烯酸乳液涂料的外观和耐化学性较差; 而高性能和低VOC 含量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由于其分子具有可裁剪性,结合新的合成和交联改性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涂料的组成与结构,从而使其具有很高的强度、特别耐磨损、使用安全、无毒、不燃、无环境污染等优异性能,可广泛用于涂料、粘合剂、木材加工、轻纺、印染、皮革加工、建筑和造纸等行业。水性聚氨酯涂膜性能达到甚至优于传统溶剂型涂料,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涂料品种之一。2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2 1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中,丙酮法和预聚体混合法是最重要的两种方法,其他方法包括熔融分散法、酮亚胺P酮连氮法、端NCO 预聚体封闭法等。丙酮法是指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中采用丙酮作为溶剂来制备预聚体及高分子量的聚氨酯,然后加水分散后蒸除溶剂得到水性PU 分散液。丙酮法得到的产品质量较好、重复性好,因为聚合物的形成主要是在均相溶液中进行的,且丙酮与水的混溶性好,对分散过程有利。使用丙酮的另一个好处是通过可逆的酮亚胺反应抑制了胺扩链时NCO 与NH2 的反应活性,避免了溶液粘度过大和凝胶的形成。丙酮法的缺点是只能生产线型PU 产品。由这种方法生产的水性聚氨酯配制的涂料漆膜较软、耐化学性差;另外该法因为用了丙酮作溶剂,造成经济性和安全性差。由于丙酮法生产工艺较简单,目前国内水性聚氨酯的生产基本都采用此法。预聚体混合法是首先合成含亲水基团的预聚物,中和分散后进行扩链而得到稳定的PU 乳液。制备的关键是要控制预聚体的分子量和官能度,避免粘度过高和因缩二脲或脲基甲酸酯的生成带来的支化反应;分散应在低温下进行,以免NCO 与水反应过快。预聚体混合法的优点在于不用或少用溶剂;扩链时可用多官能度胺以产生微交联结构,提高产品的性能;PU 分子量的高低或微交联结构对乳液的粘度没有明显影响,可以方便地得到高分子量、高固体分的产品。缺点是扩链反应在异相进行,即胺需要从水相扩散进预聚物粒子中才能与NCO 反应,所以无法化学计量控制,往往造成产品质量和重复性低于丙酮法。我们经大量试验,在良好的工艺控制条件下,用预聚体分散法同样能得到重复性较好而质量明显好于丙酮法的产品,样品的合成均采用预聚体分散法,有的样品采用丙烯酸酯进行了改性。2 2 预聚体分散法合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路线2 3 预聚体分散法合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1) 先由低聚物二元醇(100 ℃下抽真空2 小时干燥后) 、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和亲水性单体在80 ℃下加热反应4 小时,制得亲水性预聚体。(2) 将预聚体降温至60 ℃,然后加入中和剂、丙烯酸酯单体,使预聚体与丙烯酸酯单体混合物保持在50~55 ℃。(3) 称取一定量的水,将预聚体与丙烯酸酯单体混合物分散入水中,然后加入定量的扩链剂,同时升温扩链与聚合,制得水性聚氨酯分散体。2 4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性能(见表1)

标签: 水性  聚氨酯  预聚  分散  涂料  丙酮  
特别提醒:本网站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所述文字内容均未经本网站确认。我们对本条款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站不承担侵权的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如果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邮箱:d_haijun@163.com),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本类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