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导读
最近,在石材相关行业工作多年的陈小姐开始装修自家的房屋,本以为自己对石材市场了解得足够透彻,但在实际购买、安装的过程中,她却发现买石材和安装石材都不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反而更多的是不透明的“数字游戏”在操控着这个市场。
其实,消费者遇到这种不透明的价格问题不是个别现象,与石材打交道多年的“老手”陈小姐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更多不懂石材的终端用户又将在家装环节面临怎样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亮出自己的观点:石材市场少点“数字游戏”,多点真诚以待。
建材市场早已成了石材终端消费者最经常逛的交易中心,因为在这里,不仅能够实现一站式采购,还能拥有更全面的比价空间,充分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但如今,这个看似互利互惠的平台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明码标价≠实际入手价格,形成消费隔阂。几十年的石材行业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许多诟病,而价格战便是其一。虽然价格战存在于每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但给石材行业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有时甚至是以某个品种的利润空间被过度挤压,最终退出市场为代价。为了消除这种不良印象,多数大板市场打出“明码标价”的旗号,意指向超市看齐,拉近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但其实,如今这种虽打着“明码标价”旗号的商家,往往并不是这样,在这些基础上再打折,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公开秘密”。
买、装价格各一半,加深用户消费阴影。陶瓷每年走进家装的营业额是石材的几十倍,这在两大建材领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除去陶瓷的运营模式更成熟,成长周期更完整、品种更丰富齐全之外,还有一点便是陶瓷领域的小成本安装费用。同样是装饰材料,石材的安装费用却要比陶瓷高出一截,甚至更有“买石材和安装费各一半”的说法。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显然是又一不利因素,既要花钱买原材料,更要花高价格来安装,这笔花销形成了石材走进家装的高门槛。
同一品牌不同商家折扣相差甚远,买石材难上加难。货比三家是每个消费者在采购过程中都会经历的环节,但是石材这个特殊的市场显得另类独特。同一颗荒料产生的不同品级,同一品种的多个价位,甚至是同一级别同一品种不同商家之间的价格千差万别,都给不知底细的石材消费群体出了道难题。因此,上文中提到的陈小姐因为新房装修而发出“装修房子简直要了半条命”这样的感慨,也便不难理解。
其实,综合以上现象来看,会发现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石材市场上的一种变相价格战争,不管是明码标价落实不到位,还是买、装费用各一半这种营销策略,亦或折扣价的“表里不一”,都暴露出石材行业中相互猜忌的“数字游戏”。
对此,希望石材行业能够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唯有将价格规范化,将石材品牌化,才能够缩短认知鸿沟,有效增进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任。这才是石材行业应该要走的健康发展路。
来源: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