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大跌5.11%,并再创新低,近一年来,在资本市场表现可以用糟糕来形容,17港元发行价已经下跌至9.09港元,跌幅高达46.4%。快要被腰斩的小米,不禁在想雷军当时要让首日投资者赚翻倍,如当天买进的投资者,显然已损失近一半资产,与赚翻倍形成巨大反差。
在小米IPO之前,关于估值各种爆料和预测,声称估值千亿亿美元,甚至一度被传出估值2000亿美元。作为一家玩互联网营销起家的企业,高估值信息满天飞,把小米推向风口浪尖,最终发行价折算后的市值约545亿美元。
自2018年7月9日上市上交易后,当天跌破发行价,最后传出雷军说要让首日买进的投资者赚翻倍的言论传一出,随后几个交易日冲高至22.2港元,依据港交所公布截至至2019年5月23日已发行股份240亿股计算,小米当时市值5328亿港元。时至今日,上市近一年,市值不但没有触及千亿美元,且距千亿美元越来越远,一路下跌后市值仅有2183亿港元(278.6亿美元),相比去年高位下跌幅度为59%,缩水超过3000亿港元。令人惋惜。
对于小米来说,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全球智能手机红利开始褪去,全球智能手机下滑趋势不可逆转。依据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下滑6.6%,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0%,但华为等竞争者一路高歌猛进,华为出货量则同比增长50.3%,vivo同比增长24%,尤其华为在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当然,IDC数据引起小米质疑,声称数据有误、显失公允。依据华为与小米公布数据来看,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在第一季度为5900万台,而小米出货量为2790万台,两者差距悬虚巨大。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研发投入是小米的17.5倍,依据双方年报披露,华为2018年研发支出就高达1015亿元,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在第五名,比英特尔和苹果公司还要高,而小米则只有58亿元。
尽管手机面临巨大挑战,不过,小米来自AIoT则增长迅猛,IoT与生活消费营收在2018年同比增长87%至438亿。在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看来,小米IoT光鲜数据也隐藏潜在风险,营收规模及增长迅猛背后主要集中在智能电视、手环等生态产品快速增长。依据小米年报披露数据显示,智能电视及笔记本营收182亿元,占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的41.55%,那么其他生态链产品显然没有那么出彩。
还有,华米和绿米等生态链代表性企业纷纷推出自有品牌,以减少对小米依赖,生态链企业与小米的关系将会在未来时间发现变化。今年第一季度,华为自有品牌营收超过总营收四成,达到3.3亿元,同比增长62%,自有品牌产品和其他产品占总收入的41.3%。
最后,小米极力推进智能手机+AIoT双战略,但全球手机需求下滑以及面临华为等众多强劲竞争者,雷军给予厚望的AIoT战略,生态规模及盈利商业模式有待市场检验,特别华为等众多玩家加大力度进入智能家居行业,也将会给小米造成巨大竞争压力,包括华为也将推出智能电视,对小米来说都不是好兆头。
还有国内销量剧增的智能音箱,小米出货量不及百度与阿里,在智能生态建设方面,截至今年3月末,搭载小度助手的智能设备同比增长279%至2.75亿台,小度语音助手继续在中国保持领先地位。小米IoT平台则已连接1.71亿台物联网设备,人工智能助手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为4550万,同比增长247%。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格局下,小米AIoT能否持续高速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系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与月度优质作者、2017和2018年度网易最佳签约作者。全网粉丝近百万,累计阅读破2亿次,致力于深度解读5G、物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基于对未来物联网洞察和对趋势判断,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