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机深度影响的今年2月,本报率先报道泉州石材引领中国石材新方向,泛起瓷砖化的营销新趋势。一年快过去了,泉州石材界营销模式在这次金融危机的浸礼中有什么新的动向?在第十届中国(南安)水头石材展览会期间,鉴戒陶瓷营销模式,石材业尝试走专卖店路线再次成为业内热点话题。 开专卖店 引领石材消费参谋化 主持人:石材界在营销模式上尝试建专卖店与传统模式的不同在哪里? 杨加强:两年前,在陶瓷交易重镇佛山推出的终端品牌模式备受关注。从提供石材材料到提供产品、商品,通过在展厅集中展示石材商品,可以将对空间的利用,在消费者眼前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在将商品交给终端消费者的时候,还可以实现三种价值:自我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就是说,打造终端品牌,不仅仅是卖石材的使用价值,还有一条龙的服务,另外还将石材艺术化,挖掘石材本身固有的历史价值,赋予其艺术内涵。 实在,专卖店模式在时尚消费品、陶瓷等其他行业已经相称成熟,只是在石材行业,这样操纵的企业还未几。 李泽生:石材往往给人感觉是粗笨的商品,北京石材市场,最早在二环,现在搬到四环、五环。自然大理石这么漂亮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离消费者越来越远,为改变这种趋势,不少企业已经启动专卖店计划。但是,树立一个品牌不仅要广告宣传,还需要内控、给经销商服务等。石材产品与普通工艺品不同,自然大理石因光彩不同,不同区域消费习惯也不同,因此要真正走向消费者,就要考虑参谋化。 白利江:传统石材业只是简朴的加工工艺,基本上是坐等上门,或者说是田鸡捕食的营销模式。真正走出去,开拓市场,加盟品牌化,实施尺度化企业很少。几年前,也有少数企业尝试专卖店营销模式立异,但是后来走向另外一种模式挂靠式,挂靠施工单位。这些年来,政府、行业协会积极引导企业打造品牌,实行规格尺度化出产,畅通营销渠道,也评定了一些行业品牌,但是创终端品牌的空间还很大。 傍大卖场 降低营销风险 主持人:建专卖店是否面对着高投入的风险?如何规避? 杨加强:品牌往往分行业品牌和终端品牌。开专卖店能否成功取决于终端品牌是否成功。而终端品牌能否打造成功,枢纽仍是看消费者,看他们是否认同你的品牌价值。开专卖店最大的本钱不是第一次的投入。专卖店开起来后,考验的是一个企业是否有精力、有管控能力来让专卖店运转起来,考验的是企业的治理模式,考验的是一种长期投入。 李泽生:一个石材终端品牌不可能一夜成名,可考虑请名人代言,也可进入着名品牌建材大卖场。特别是大卖场,消费者只要进入就能时时感慨到,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本钱。 白利江:一个品牌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走向全国大中城市,确实需要借助一个高真个平台。石材企业与品牌建材卖场合作,发展机会更大。固然对企业来说,存在品质治理、出产治理、经销治理、物流治理等挫折,但从长远来看,甚至两三年后来看,这种合作的效益肯定大得多。 调模式 适应目标市场 主持人:从做出口到走海内专卖店模式,企业该如何调整应对?
李泽生:做出口时,国外客商要求规格化,包装、尺寸、重量、甚至是施工仿单都需要配齐,考虑更加人道化,利便消费者使用,有点类似傻瓜型相机。以后做海内市场,也可以参照这种形式,实现规格化,甚至包括颜色都实行尺度化。 杨加强:企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有的做资源,有的做加工,也有的做工程施工,根据定位来配备治理团队,从这个角度来说,走海内专卖店路线与做出口是相同的。 白利江:在品牌展示方面,陶瓷业也有成功的地方,好比在卫浴展示方面,往往借助水龙头、木地板等其他产品的高端品牌来陪衬陶瓷品牌。在推广海内市场时,石材业也可以引入设计师、装饰公司来进步自身的展示水准,鉴戒陶瓷业的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