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粉变良田 沧桑造化功 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副会长、山东港华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曲华民先生发明的岩粉(锯泥)造良田的环保处理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石材产品装饰着世界所有富丽堂皇、高贵大方的建筑,也美化着普通的城镇和家庭。人类发展历史长河的各个阶段都有石材和石材产品伴随,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石材需求量会急剧猛增。但是,石材产业在美化世界的同时,石材产地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状废料岩粉(锯泥)污染如何处理,也成为一个由来已久的关乎民生的环保老大难问题。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石材生产大国,石材产品生产量和进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具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石材产品量折合成2厘米厚的标准版大约有3亿平方米左右。按我国目前工业化石材生产加工用切割工具所产生的锯缝平均宽度为1 厘米、每年我国石材生产加工所产生的岩粉(锯泥)数量约有600(3亿X002;1立方米石材能出2立方米岩粉)万立方米体积。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量,如此大量的岩粉(锯泥)每天不停地产生、不停地污染侵蚀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 对于这个老大难问题,南安市和莱州市人民政府及全国所有具备石材产业的各级市县人民政府向石材行业提出对石材岩粉(锯泥)污染的解决要求。众多科技人员和有志于解决岩粉污染的企业家们苦心积虑、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来处理,但是所有的办法基本都在把岩粉经过再加工成为新的建筑或化工材料的思维框架里打转。这些办法限于石材品种的丰富和岩粉(锯泥)成份性质的太多差异而产生或新产品性能不稳定或加工设备太复杂或加工成本过高或难于大地域广泛推广等等系列问题而始终收效不大。能不能有一种既简单易行又成本低廉又能大地域广泛推广的办法呢?而今经过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副会长曲华民先生长期研究和实验探索总结出一种划时代的既简便易行又成本低廉又易于大地域广泛推广更低碳环保的石材生产加工岩粉(锯泥)废料处理方法。这种方法跳出了人们长期以来的局限性思维却又简单自然,将亿万年漫长地质年代中高山、平原、岩石、土壤的转化形成活动浓缩于几年完成。适于处理各种不同成份的岩粉(锯泥)并且可以产生有益环境保护、造福子孙后代的实质性社会效果,真可谓沧海变桑田的造化奇功。
二、方法的科学原理与基本实施步骤
地史科学研究表明,在距今几十亿年前的地球形成的早期地质年代里地球上只有海洋和山脉岩石,没有土壤。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土壤是在以亿年为单位的悠久地质年代里由山脉岩石逐渐风化成岩粉再混合入自然界的腐殖质等有机物经适当的生化或物理的方式影响而生成。无论是位于我国和亚洲的还是位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所有高原、平原的土壤都是由这个方式而生成,这是大自然的一个普遍的规律。曲华民先生正是依据上述自然规律在经多年的实验探索总结出来他的这个将石材生产加工所产生的岩粉(锯泥)废料转化为土壤的取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的低碳环保的新方法。此方法的具体实施的基本步骤如下:1、造新田:1、选场:凡是可以堆放岩粉(锯泥)、可以通行汽车或拖拉机的空旷场地如荒山、荒沟、漫石滩等等都可以利用。2、在出水方向修筑适当高度的挡水堤(墙)。3、在倾倒岩粉(锯泥)的同时掺入适量的植物废料如:树叶、稻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杂草等等。4、保持一定的湿度,留存自然雨雪水最好。5、每年在春夏秋冬各用拖拉机犁铧翻耕一次。春冬翻耕利于风化蓄水;夏秋翻耕利于杂草秸秆还田。6、春夏均可播种杂草和适合腐烂秸秆的农作物;施放蚯蚓等催化措施。7、种植带根瘤菌的豆类农作物,秸秆还田,能迅速将岩粉变成肥沃的土壤。2、改造薄地 选择丘陵薄地、大颗粒土壤地,每亩掺进15厘米厚左右的岩粉,加入适量的植物废料如:树叶、稻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杂草等等,再采用上述4、5、6、7项方法措施处理即可。曲华民先生在山东省的自然条件下数十亩地的小范围内实验时,最快用2-3年时间岩粉(锯泥)地即可杂生荒草,形成初步具有腐殖质呈团粒结构的可用土壤。
三、岩粉变良田的发展前景我国是耕地面积非常缺少的国家,现有耕地面积仅有约1826亿亩,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约8%,却要养活世界上约20%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多年来,国家年年公布土地管理指标,对耕地面积指标更是严防死守,不能突破。如果我国有石材产业的各级政府均采用曲华民先生的岩粉变良田方法处理岩粉(锯泥),就可尽快将目前我国石材行业废料处理所面临的恶性循环局面扭转,形成石材取之于自然,还归于自然的低碳环保的良性循环。按新造地土壤平均厚度40厘米左右、改造地土壤平均厚度15厘米左右计算,我国石材行业每年生产加工所产生的600万立方米体积的岩粉(锯泥)转化成土壤可以形成25万亩可用土地。这对于土地面积非常缺少的我国来讲,是一个变害为宝、造福子孙的大好事。因此,这种岩粉变良田的方法效益巨大,前景无限广阔。